《一切经音义》具体介绍
发布时间:2025-02-11 15:31:32来源:
《一切经音义》主要有玄应版、慧琳版和希麟版,以下是具体介绍:
玄应《众经音义》
成书背景:玄应是唐贞观末长安大慈恩寺译经僧,因译经时感于寻阅之苦,于唐太宗贞观末年(650 年前)作成此书。
内容卷数:共 25 卷,从《大方广佛华严经》起直到《阿毗达磨顺正理论》止,共收 454 部佛经,按原书的卷次摘取其中的词语,加以音注。
体例特点:注释体例有兼注两字的音义、注释词语下一字或上一字的音义、对字词写法有异先辨形体再注音义三种。除佛教专门词语外,也选取一般文字音义和冷僻字词,还对名物进行详细考证说明,是一部兼有佛学词汇、一般词汇、百科词汇多重性质的词典。
学术价值:征引郑玄《尚书注》《论语注》等几十种现已失传的典籍,为后人研究训诂、考据典籍提供了宝贵资料。
慧琳《一切经音义》
成书背景:慧琳认为此前的佛教音义书籍存在局限,在各家音义基础之上,根据《韵英》《考声》《切韵》等以释音,根据《说文》《字林》《玉篇》等以释义,并兼采经史百家学说,以佛意为标准详加考定,撰成此书。
内容卷数:凡开元录入藏之经典二千余部,一一徧释,引书几七百种。始于《大般若经》,终于《护命法》,约六十万言,共一百卷。
体例特点:将佛典中难字录出,详加音训,对新旧音译名词考正梵音。仿《经典释文》体例,选疑难字词列出词目,注音、释义,再引证前代经籍和注疏材料。
学术价值:对佛教义学而言,能帮助理解开元入藏的佛经;在文字学方面,可增补订正《说文解字》等书的讹误;在音韵学方面,能保存古音,可帮助研究古韵和音读,也能为研究梵文音韵提供参考。还可用于辑佚和考史,保存了一些佚书目录。
希麟《续一切经音义》
成书背景:为补充慧琳书而作。
内容卷数:十卷,就《开元录》以后至《贞元录》间,续翻经论及拾遗律传等书,约二百二十六卷,为之注音解义。
学术价值:与慧琳《一切经音义》等共同成为研究佛教文献、语言文字等的重要资料,可补慧琳书之不足,对研究佛教经典的传承和发展有一定意义。
(作者: 阿毛视界)
版权声明:本文为三牛号作者或机构在本站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三牛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