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中华文明“金种子”
盛世修文 盛世兴藏
“盛世修文,我们这个时代,国家繁荣、社会平安稳定,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
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番话饱含深情,道出了中国国家版本馆的建设初衷。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典籍版本,则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文化,更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
也正基于此,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从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要求“加强国家重大文化设施和文化项目建设”,国家版本馆列入其中。
2021年3月,国家版本馆等重大文化设施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工程的重要内容,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2年7月23日,中国国家版本馆“一总三分”,即中央总馆(文瀚阁)、西安分馆(文济阁)、杭州分馆(文润阁)、广州分馆(文沁阁)同时落成揭牌。
不过,在国家版本馆成立之初,许多人对于“版本”的概念十分陌生。对此,中国国家版本馆馆长刘成勇这样解释:“‘版本’在传统意义上一般指古籍的刻本、印本、写本等。中国国家版本馆中的‘版本’是广义的,除现代出版物外,还包括中华古籍、革命文献、民国文献、宗教文献、雕版拓片、手稿档案、方志家谱等各类中华文明典籍资料。”
刘成勇认为,版本蕴藏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和文化根脉,是记录历史、见证文明的“金种子”。回望历史,中国历朝历代都把版本保藏传承放在重要位置。据刘成勇介绍,从周朝的守藏室到汉代的天禄阁,从唐朝的弘文馆到宋代的崇文院,从明朝的文渊阁到清代的四库七阁,中国的专藏机构绵亘数千年,文典保藏传统悠久绵长。
“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批准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初心宗旨是在我们这个历史阶段,把自古以来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收集全、保护好,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刘成勇说。
时至今日,中国国家版本馆迎来开馆一周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中国国家版本馆始终立足与中华文化传承发展,承担着国家版本资源规划协调、普查征集、典藏展示、研究交流和宣传使用职责。
藏之名山 传之后世
着眼于中华版本资源的永久安全保藏,中国国家版本馆除了采用“一总三分”的中华版本资源保藏体系,即分馆是总馆的区域性版本资源中心和异地灾备中心,总分馆共同承担中华文明种子基因库重任外,更聚焦文化种子“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主旨,总分馆均依山而建,分别选址北京燕山、西安秦岭圭峰山、杭州良渚、广州凤凰山。
“自然风光优美,地质条件良好,能够确保中华版本免遭各类灾害损毁,永久安全保藏。”刘成勇说。同时,“一总三分”四馆均设置了保藏区、洞藏区、展示区、交流区,规模和条件在版本保藏史上达到了新高度。
以中央总馆为例,建筑设计以版本保藏为核心,所有保藏空间都位于地下,内部连通,形成整体,最大限度地保证版本的安全性,保证版本运输、加工、保存工作流程的顺畅性。“我们的馆藏以纸质版本为主,防火防水尤为重要。为此,我们严格控制有水设施进入库房,消防设计采用气体灭火,避免了对版本的破坏隐患。”刘成勇说。
为安全永久保藏珍贵版本资源,国家版本馆还开创性地建设了洞库。作为国内首个采用洞库形式保藏版本的工程,在人防设计、空间设计、防水体系、库区布置、管道排布、新型材料等多方面实现技术创新。洞库整体采用离壁式双层结构,创新应用全空调空气系统、低紫外线照明设备、漏水检测及温湿度自动监测装置,使得室内温湿度、风量风速、平均照度及照明功率密度等满足了恒温恒湿版本保存要求,响应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造理念。
解决了“藏之于山”,如何“传之后世”则是另一道难题。“藏什么”“藏多少”“怎么征”“怎么藏”“怎么展”,成为国家版本馆内容建设的关键。据刘成勇介绍,在遴选藏品展品时,国家版本馆坚持以文化价值含量为标尺,典藏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各类出版物版本、印刷版本、特殊版本、数字版本和外国版本,将古今中外载有中华文明印记的各类版本资源纳入保藏范围。
“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最终,经由全国近900家收藏单位、580余家图书出版社、1万余家报刊社以及众多民间藏家,认真开展古籍版本资源调查,积极奉献珍贵版本资源。截至目前,总分馆共入藏2500余万件(册)版本,其中不乏具有传世价值的经典版本。
以文载道 以文传声
“作为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版本典藏中心、展示中心、研究中心、交流中心,中国国家版本馆将建设成为彰显中华文明、展现盛世气象、融合古今之美、泽被千秋万代的国家级文化殿堂,以版本的独特视角厚植中华文化底蕴,涵养家国情怀,讴歌民族精神。”正如刘成勇所言,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一座印面边长1.6米的石印章坐落于文华堂南广场,上面镌刻的“赓续文脉”四个大字,正向世人宣告着它的职责使命。
步入这座中式风格的建筑群,第一个展馆便是文兴楼。“版本工艺”“中国邮票”“中国货币”等专题展览,分别展示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的版本工艺、中国邮票和中国历代货币的发展变迁,从不同角度展现丰富厚重的中华版本文化瑰宝。
“它是现存最早的一个木活字印本,印于13世纪,原藏地是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目前是国家版本馆镇馆之宝之一,它也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展览的64件展品之一。”作为文兴楼最值得一看的展品之一,《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是“中国是活字印刷术的故乡”的最有利证明。
继续向前,进入中央总馆的文华堂,“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与“见证伟业—中华民族复兴版本展”2个基本陈列,引导人们领略中华民族“斯文在兹”的文脉之盛、见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伟业。
在这里,1963年在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早期青铜器文物“何尊”熠熠生辉。据国家版本馆讲解工作人员介绍,这件展品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目前发现“中国”二字最早的实物记录,因此备受关注。
走进文瀚阁,“真理之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经典版本展”主题展览全面展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光辉历程。这其中,300余个版本的《共产党宣言》等珍贵文献和多语种多卷本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引领人们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伟力。
而在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的西宕口壁上,还藏有一个长达800米的洞库。洞库分为12个独立库区,其中7个洞库内设洞窟空间收藏镇馆之宝。如1号洞库是雕版特藏库,集中收藏清代汉、蒙、藏、满《大藏经》雕版,2号洞库是《四库全书》特藏库,集中收藏文渊阁、文溯阁、文津阁、文澜阁四阁真本和仿真影印版本《四库全书》。
此外,作为今年新增加的国家版本馆的基本库藏和特色存藏展,“版本琳琅——中国当代出版精品与特色版本展”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版的文学经典版本及手稿和“年连宣”特色版本以及《复兴文库》、“纪录小康工程”等国家重大出版成果。
而西安、杭州、广州三个分馆也根据各自特色,分别推出“赓续文脉踔厉前行—中华文化经典版本展(西部篇)”“版印江南—中国版画版刻版本大展”“互鉴千年融通未来—海上丝绸之路专题版本展”等独具匠心的展览,与总馆遥相呼应,共同展示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
生动述说过去,有力影响当下,深刻昭示未来。中国国家版本馆为世界读懂中国打开了又一扇文明之窗。
版权声明:本文为三牛号作者或机构在本站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三牛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