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非法校园贷款 诚学信付产品应时而生
今天的大学生很大比例会成长为未来的中产阶层,成为未来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引领未来的消费趋势。因此从未来发展和增长价值来分析,把握当下大学生的消费市场,也就是抢占了未来中高端用户的消费潜意识市场,所以高校市场的开拓对商业企业来说“钱”景广阔、意义重大。
校园成为商家争夺的战场
大学生客群在日常基本消费、服务性消费、体验性消费等方面需求旺盛。同样的,高校市场也是一个规模庞大、增长稳健、相对集中、品类精专的优秀商业目标,是商家的必争之地。
再加之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大行其道,哪些是正规的,哪些又是非法的,虚假夸张宣传炒作铺天盖地,让人傻傻分不清楚。
因此,不可避免的,互联网金融也蔓延到了学校。以其盈利模式来看,高校的学生有旺盛的消费需求,却没有收入来源,恰恰是其潜在的优质客户。正是如此,高校学生成为各大平台、机构大肆抢夺的客户资源。
贷款机构的野蛮生长,监管的缺失,最终导致了“校园贷”、“培训贷”、“套路贷”等事件的爆发。由此,人们也看到了非法校园贷款丑陋、凶狠的面目。校园贷也在人们心目中一直就是个难以割去的社会毒瘤,每年都会有一些大学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更甚者还有不堪重负放弃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长时期以来,校园贷通过各种方式抱括网贷挤进了校园,显然,这种校园贷掘取利益的指向并不单单是学生本人,更是学生背后的家庭和亲人或朋友,因为在校的学生或是刚出校门的学生,不可能在短短的还款期限内通过自身的工资收入凑齐为数不少的钱,而如果不能按期限偿还这些钱,那么奇高的利滚利模式,就会使学生坠入更深层的地狱。
别让非法借贷毁了下一代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不断朝下沉市场普及。随着大学生消费观念的转变,校园消费金融需求膨胀,许多金融机构趁虚而入,向在校大学生开展贷款业务。
笔者获悉,在我国3559万左右的在校生中,70%接触过贷款或者正在使用,80%知道并且想要了解,各类借贷软件的额度和使用权渐渐成为在校生的炫耀资本。
大学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在这个物欲纵横的年代,攀比心比较严重。再加上金融防范意识不足,很容易被“社会人”套路。
抓住大学生兼职想法,以贷款购物刷单获取佣金名义进行诈骗;以优厚薪酬签订实训就业协议,连哄带骗高额培训贷款;与美容机构勾搭,诓骗爱美学生贷款整容;甚至还有通过裸照或不雅视频等“抵押物”,要挟学生以贷还贷的……
很多在校生既不具备还款来源,又不敢和父母直言,只得不断循环借贷,最终酿成惨剧。
监管:多次出手整治校园贷
近年来,针对校园网贷恶性事件频发,教育部等多部委多次出手对此现象予以规范。
早在2016年,银监会、教育部等部门就多次下发整治校园贷的相关通知和规定。
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
8月24日,银监会亦明确提出用“停、 移、整、教、引”五字方针,整改校园贷问题。
9月29日,教育部再度发文《关于开展校园网贷风险防范集中专项教育工作的通知》。
10月起开展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中,银监会明确将校园网贷作为整治重点,并与教育部等部门建立了校园网贷联合工作机制。
而直到17年4月10日,银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重点做好校园网贷的清理整顿工作。
同年5月,教育部会同银监会、人社部,共同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称,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逐步消化存量业务;对于存量校园网贷业务,根据违法违规情节轻重、业务规模等状况,制定整改计划,确定整改完成期限,明确退出时间表;对拒不整改或超期未完成整改的,要暂停其开展网贷业务,依法依规予以关闭或取缔,对涉嫌恶意欺诈、暴力催收、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移交公安、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针对校园贷为何屡禁不止这个问题,鸿学金联科技集团CEO蔡世友表示到:第一是以前的校园贷机构形成了路径依赖,也不会干别的,只会放校园贷;第二是一些现金贷产品被包装成了常规的消费分期产品,从而渗透到了校园市场;第三是对于正规金融机构来说,普通学生并不是非常优质的借款人,即便能给予贷款支持,其额度也有限,那么有更多资金需求甚至形成借贷习惯的学生,只能向校园贷伸手。
“从根本上净化校园贷土壤,构建健康的高校金融环境,还需要多方施策,久久为功。因此在此情形下,金融机构应转变观念,优化服务,积极开发符合高校实际的金融产品,例如:诚学信付就是一款能够解决教育贷款市场乱象等问题的产品,为教育消费者单纯的提供一种学费账单分期方式,同时对教育消费者而言还积极采取先学后付的模式,让其利益得到最大化的保障,为大学生提供渠道畅通、手续便捷、安全保障的服务。”蔡世友补充到。
另外蔡世友认为,解决“校园贷”、“套路贷”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政府不断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同时,金融监管部门、网贷平台、学校以及警方可借此契机探索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对可疑人员、可疑问题进行及时预警,在提升学生理性消费意识、信用意识的同时,保护学生远离罪恶黑手。
免责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为三牛号作者或机构在本站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三牛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