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与实力并存,走进“生态模范生”鄂尔多斯
“死亡之海”的蜕变
库布其沙漠,作为全国第七大沙漠,横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达拉特旗、准格尔旗。30多年前这里荒无人烟,寸草不生,被称为不可治理的“死亡之海”,每年出现沙尘暴50多次,沙区百姓过着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的艰难生活,沙进人退、百姓远走他乡的情况频频出现。
如今,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沙漠不但有了绿色,更有了商机,旅客源源不断,致富途径接踵而至。鄂尔多斯市神漠蓉生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库布其沙漠荒漠肉苁蓉产业负责人姜新宁告诉我们,“目前公司接种肉苁蓉5000多亩,每亩地产量能达到100多公斤,年利润超过1000万。”农民手里闲置的荒地如今被公司租赁,不仅富了农民的腰包,还把荒漠变成了绿洲,可谓是一举多得。“以前大风天,我们屋里就会有一层沙土,自从这周边种上了梭梭树,家里都没有沙子了。”村民哈达说。
库布其沙漠荒漠肉苁蓉产业种植基地
据了解,库布其沙漠现已经能找到190多种野生中药材,包括锁阳、甘草、肉苁蓉等十种适宜沙漠生存的“拳头”种子,也有从其他国家引进的种子。姜新宁表示,“鄂尔多斯有着适合肉苁蓉生长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在库布其沙漠种植是我们的试点,未来我们还要去甘肃、新疆等荒地种植,更好地把荒废地利用起来。”
“几年前,我们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家的沙漠荒地能给我们挣钱了。”生活在库布其沙漠周边村近60年的村民巴特尔说。鄂尔多斯独特的地理环境成就了许多珍贵药材的成长,也成就了当地居民的幸福。那么,这片沙漠地只适合适应恶劣条件的中草药生长吗?答案当然是:不!
2022年,吉日嘎朗图镇引进了“沙漠土壤化”项目。吉日嘎朗图镇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杨恒告诉我们,该项目采取“项目+人才”的方式,引进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易志坚团队与重庆辰砂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建设,通过“沙漠土壤化”技术,将沙子通过力学“约束”成土,对未利用沙漠土地进行生态修复和绿化,以此实现“防沙固沙+生态产业”的平衡驱动,打造绿色供应链。
“沙漠土壤化”项目试验田
重庆辰砂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杭锦旗“沙漠土壤化”项目负责人刁礼华告诉记者,“通过‘大棚育苗+沙漠直播’相结合模式,先后试验种植高粱、玉米、土豆、牧草、辣椒等23种农作物,经过科学种植,各类作物长势良好,夏天都是绿油油的一片、秋天都是金灿灿的一片。”说完,刁礼华便从地里摘了一个成熟的西瓜,给在场的人分了吃,并自豪地问大家:“怎么样?是不是比正常地里种出来的西瓜还要甜呢?”
就这样,这片沙地从昔日荒凉的“沙窝窝”变成了今天宝贵的“金窝窝”。据悉,该项目取得的显著成效收获国际认可,入围2022年度全球环境奖“为地球奋斗奖”的“保护和恢复自然风貌”奖项,授奖名称为“沙漠农业转型”,不仅有效做到了科学防沙治沙,让沙漠变为良田、绿洲,更重要的是对库布其沙漠由“无价值”到“有价值”进行开拓性探索实践,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荒滩碱滩变金滩银滩
阡陌相连、绿浪翻滚,走进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大路镇小滩子村,蜿蜒的村道干净整洁,稻田绘画生动有趣,整齐的村舍诗意栖居......一幅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跃然眼前。
作为“稻田旅游”的特色村,小滩子村“黄河稻渔生态观光园”项目所在地原本都是撂荒的盐碱地和“烂”池塘。为此,小滩子村以科技创新为指导,通过改造闲置盐碱地,盘活土地资源,发展科学种养,最终建设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黄河稻渔生态观光园”,实现了动物、植物、微生物互利共生、“一水多用”、“一田多收”,最大限度获得生态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大路镇小滩子村
“自从通过土地流转改造建成‘黄河稻渔生态观光园’后,原本的臭水沟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美景了。”提到村子的变化,小滩子村村民老李欣喜不已。
小滩子村在建设“黄河稻渔生态观光园”项目时将项目收益与村民、村集体的利益相联结,通过土地租金、劳务雇佣、收益分红和村集体经营等方式,多措并举,千方百计为村民增收,让村民环境、腰包双“丰收”。村支书刘洋告诉记者,“自从建成‘黄河稻渔生态观光园’后,游客变多了,村民也陆续做起了民宿、餐饮等生意,增加了收入和就业渠道,每年大家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
历经“三世”,沙漠变绿洲
原生态天然草甸草原、国家级沙漠公园、国家级湿地公园......这是我国毛乌素沙地现在的真实写照,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引来众多游客打卡。可是,谁也不会想到,在上个世纪50年代,黄色才是这片沙地的主打色彩。无情的黄沙吞噬着鄂尔多斯乌审旗人民赖以生存的家园,一片片沙漠地寸草不生,人们苦不堪言。
毛乌素沙地的治理成效如何,不仅关系到乌审旗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华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6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的“绿色接力”,毛乌素沙地经过“三个阶段”治理,如今发生了重大转变。
毛乌素沙漠
第一阶段,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乌审旗成立了7处国营林场、治沙站、苗圃以及40处村社林场,开启了以集体为主、国家和社会共同参与的造林新局面,涌现出谷启祥、宝日勒岱等为代表的治沙集体,造就了闻名全国的“牧区大寨”精神,实现历史性转变。
第二阶段,从“管沙用沙”到“沙里淘金”。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乌审旗出台“谁造谁有、允许继承、长期不变”等政策,鼓励农牧民大力种树种草、治理荒沙,形成了“以个体造林为主,国家、集体、个体一起上”的治沙造林格局,涌现出以殷玉珍、盛万忠、乌云斯庆13姐妹等为代表的治沙劳模和造林大户,实现历史性跨越。
第三阶段,从“绿富同兴”到“绿富同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乌审旗陆续出台《乌审旗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乌审旗高质量发展产业规划》等规划和文件,对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等工作作出系统部署,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实现历史性升华。
多少年来,鄂尔多斯人凭借毅力和坚韧,将原来的沙漠彻底降服,并在上面创造了万紫千红的景色。生态修复、生态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逐步落地,变沙漠“负资产”为“绿色资产”,真正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治沙民工连队首位女队长敖特根花是内蒙古无数治沙人的缩影,也是一位曾饱受风沙之苦的牧民。她告诉记者,“我们过去是想逃离沙漠,现在面对了沙漠,最终还和沙漠成为了离不开的朋友。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现在政策太好了,我们牧民可以在治沙过程中得到报酬,这样他们不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条件,还改善了自己的生活环境,你说谁不愿意呢?”敖特根花还表示,未来,她希望能把自己总结的治沙经验告诉更多人,让全世界所有人都免受黄沙之苦。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鄂尔多斯创造了新时代防沙治沙的奇迹,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版权声明:本文为三牛号作者或机构在本站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三牛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