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办高校校长退任后到民办高校履职 影响几何?挑战几许?
其实,王树国并不是公办高校校长退任后到民办高校任职的个例。例如,在广东,前不久,广东金融学院原校长雍和明就任广东白云学院校长,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原校长汤涛就任广州南方学院校长。另外,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校长陈晓阳,曾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珠海科技学院校长刘鸣,曾任华南师范大学校长等。
这些公办高校校长退休后投身民办教育,成为民办高校的“一把手”,会带来哪些影响?面临哪些挑战?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现象:从“公办”到“民办”并非个案
“这个现象很正常,以前也非常普遍。很多公办高校退休的书记、校长、教授等会被民办高校高薪聘请。”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李盛兵表示,我国民办高校发展时间短而快,干部及人才积累不足,一些从公办高校退休的校长、教授还“身强力壮”,有的甚至可以干到70岁。
有学者曾在2021年对95所一般民办本科高校校长简历进行研究发现,绝大部分民办本科高校校长具有公办高校管理经历,少量具有海外交流或企业管理经历;任职年限普遍不长,在一个聘期以上的不到一半,但也有少量校长在同一所高校任职期限在16年以上。
“公办高校校长在退休后选择民办高校,并非是一种必然选择,可能是民办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需求吸引了他们。不同的办学单位对大学校长的要求和期望存在差异,这也是现代大学制度中校长负责制的一个体现。”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从这一现象也可以看出,对于民办大学而言,建立并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中的校长负责制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规模已经十分庞大。根据教育部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统计,截至2023年,中国共有民办高校789所。其中,普通本科学校391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2所、高职(专科)学校374所、成人高等学校2所。民办普通、职业本专科在校生994.38万人。公办高校校长本身具备的成熟管理经验,可能会为民办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带来更多助力。
例如,雍和明到广东白云学院就任后,很快就带队前往海口经济学院开展审核评估迎评工作先进经验交流;悉尼科技大学和澳中国际文化交流协会也前往广东白云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就工科、设计、体育、语言等领域在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合作达成广泛共识。
利好:有利于完善高等教育生态
“我们知道汤涛校长的履历非常丰富,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此前在担任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时,引进了一批年轻科学家,推动南方科大拿下了相关学科博士点。相信未来在汤涛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南方学院的师资队伍也会进一步强大,以推动学科快速发展、优化学术环境。”广州南方学院新闻学专业的杨同学对学校新任校长期待满满。
杨同学还表示,希望学校能够进一步重视食堂的食品安全和操场的建设管理问题,“目前,西操场的地面还是沙土,照明设施也不足,条件相对较差”。
“对于新任校长,我期望能更加注重教学,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希望学校能够加强与社会的联系,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广东白云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张同学说。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建筑工程专业的梁同学也表达了类似的期望:“希望陈校长的到任能够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推动学校改善教学环境,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合理的教学需求。”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希望有公办高校工作经验的新校长到任后,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改善校园环境。那么,这些新校长能否如学生所愿?
“我们将继续优化,重点扶持生物制药、新能源材料、智能制造等与广东、珠海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相关的学科,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需求提供人才培养、应用研究和社会服务,同时为学校争取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相关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夯实基础。”珠海科技学院校长刘鸣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本科评估、学科建设、硕士点建设、就业、产教融合等是这些校长频频提及的关键词。尤其是硕士点建设,成为各民办高校未来的发力重点。据悉,到目前为止,我国民办高校中,仅吉林外国语大学、河北传媒学院、宁夏理工学院、北京城市学院、西京学院、三亚学院、黑龙江东方学院等部分民办高校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再加上我国现在施行扩大专硕招生规模政策,硕士点建设便成为民办高校校长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
从更深层次来说,公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公办高校的教育生态也比民办高校更加成熟。李盛兵表示,原来在公办高校特别是高水平大学任职的校长,拥有丰富的高校管理经验,且人脉广、社会认可度高,能带领所任职民办高校朝更高质量发展,“当然,若未来有更多未退休的公办高校校长到民办高校任职,我国高等教育生态会更好”。
挑战:需适应办学模式、管理机制等差异
公办高校校长退任后到民办高校任职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公办高校毕竟与民办高校不同,挑战也是并存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常务理事、武汉工商学院教授亓小林就曾发文指出,民办高校校长在履职过程中,实际上扮演了教育家、长者、管理者、经营者等多元角色,其中就会存在教育家与经营者的角色冲突、长者与管理者的角色冲突。
“民办高校校长首先要面对的是如何处理与董事长的关系。”李盛兵指出,大多数民办高校的董事长会常驻高校,操心着学校的一草一木,而校长相当于执行校长,权力比在公办学校要小。其次,在财务管理及资源配置上也有一定的限制,对于追求卓越管理的校长来说,这也是不小的挑战。
熊丙奇表示,公办高校校长退任后到民办高校任职,最大的挑战可能是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在教育理念、办学模式、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公办高校校长在公办体系中积累的经验和模式,在民办教育中可能不完全适用,这需要他们进行深入的调研和思考,以适应新的环境。
对此,亓小林认为,民办高校校长要在有限的权力范围内做好教育家或教育者,做董事会的说服者、协调者,督促教育教学投入,做教育底线的维护者,坚持大学的本质。
李盛兵则表示,校长们要充分认识到公办、民办高校的差异,实行契约管理,也就是要在受聘前与董事长谈好学校发展目标、管理权限(包括财务及资源配置权限)等协议,按照协议来管理,划分好双方的管理边界。此外,还要改变在公办高校的工作作风,加强与校内外的沟通联系。
当然,无论是在民办高校还是在公办高校,校长们的底色始终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满怀教书育人的精神。正如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民生属性,书写好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
版权声明:本文为三牛号作者或机构在本站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三牛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