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质量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用心呵护儿童健康成长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丰西西 柳卓楠 通讯员 刘巧慧 周已晴
本版图片由广州、汕头、佛山、中山、江门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提供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一座城市对待儿童的态度,代表城市的生机与未来。日前,第三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公布,广东珠海、韶关、东莞、中山、江门5市入选。加上此前两批入选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的广州、深圳和佛山,广东提前完成了预期目标。
当人们俯下身子,体验“一米高度”看世界的时候,一切变得不同。近年来,广东全面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以“一米视角”构建全方位呵护儿童成长环境,通过“强制度、提服务、保权益、拓空间、优环境、促参与”等有力举措,积极打造一批省级儿童友好示范县区、示范镇街和儿童友好基地,稳步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打造具有广东特色的民生幸福标杆。
创造“儿童友好”政策环境
儿童友好,理念须先行,政策为先导。近年来,广东深入实施儿童友好政策深化行动,从省级层面陆续出台《广东省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广东省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和《广东省儿童友好基地建设指引(试行)》等重磅文件,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创造优越的政策环境。
全省各地因地制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儿童友好理念深入全社会、融入千万家。广州制定的《广州市儿童友好街道(镇)建设指引》是目前全国首部儿童友好街道(镇)层面的指导性文件。深圳先后出台全国首部关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地方纲领性文件、全国首个地方指导性意见、全国首个儿童友好地方标准等,在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珠海出台相关政策近100项,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实政策依据。
佛山以“一路童行·美好佛山”为创建主题,搭建起“1+2+2+8+N”的顶层规划体系。韶关明确要求在城市发展重大规划、政策和项目决策中引入儿童影响评价。东莞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管理办法的立法建议纳入市政府2024年规章立法制定项目,率先出台《儿童友好玩具和婴童用品企业建设指南(试行)》等政策文件,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落实落细。中山制定儿童友好公园、基地、学校、幼儿园、社区的建设指引,完善涉及儿童教育、医疗、文体、救助等公共服务标准。江门出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加强儿童友好空间建设指引,从拓展儿童活动场地、共建儿童出行路径、完善儿童服务设施等方面推动建设儿童友好老旧小区。肇庆率先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和青少年发展委员会,统筹涉及未成年人相关10个专项工作机构纳入工作体系。
提供“儿童友好”公共服务
让儿童友好从理念变为“实景画”,需要让儿童享受到全周期、全方位、高品质的公共服务。
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迈进,近年来,广东省将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推进教育资源公平配置、增加公办学位供给等事项持续纳入省“十件民生实事”予以强力推进。广东还出台了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行动计划,要求学生规模1000人以上的中学、1200人以上的小学须配备专职心理教师。今年3月,省妇儿工委办公室、省妇联启动百场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校园活动,促进儿童友好与性别平等教育有机融合。
为了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广东多措并举保护儿童视力,2023年全省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较上年下降0.7%。广州增城、深圳福田、揭阳普宁等6个区县被纳入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首批试点区县。深圳率先开展全国百万中小学生近视普查,开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智能大数据平台,形成了全国最大规模的建档系统。汕头在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试点学校设立“近视防控光明小屋”,配备至少一套监测设备以及一名近视防控专员,督导落实近视监测与干预工作。此外,广东加强中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儿童六龄齿免费窝沟封闭项目实现21地市全覆盖。
广东将托育服务工作纳入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并先后出台“十四五”时期“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和重大政策支持清单,研究制定育儿领域民生工程五年行动计划。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100余所幼儿园开设托班,在托幼儿2.4万人,已建成110多个“向日葵亲子小屋”开展邻里互助托育服务。广东推动公立医疗机构开展托育服务试点,目前全省已有60余家公立医疗机构规划建设托位数超4000个。
为了将温暖送达每一个幼小心灵,广东还先后出台加强孤儿保障工作若干措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连续13年将提高孤儿基本生活养育标准纳入省“十件民生实事”。今年以来,省妇联启动爱心妈妈结对关爱项目,短短两个月,全省招募爱心妈妈31802人,结对困境儿童36619人。广东省妇女儿童基金会近年来聚焦困境救助、美德培养等方面,募集资金近8000万元;开展“粤美家园——家和·家美·家兴”公益行动,今年筹集超1400万元用于关爱孤独症患者及家庭。
打造“儿童友好”成长空间
打造儿童友好空间,是将儿童优先理念变为可知可感友好场景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广东坚持把儿童友好公园的建设作为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重要抓手,为儿童提供更多具有自然趣味的空间。截至2023年年底,广东省建有儿童户外活动场所近1.2万个,儿童公园136个,各类体育场地34.08万个。同时,广东已打造母婴室逾万间,其中广州、深圳、珠海、韶关、中山等多个地市实现重点公共场所全覆盖;持续开展儿童网络素养教育进校园进家庭,编制信息技术网络游戏未成年人监护系统技术要求标准等,为孩子们撑起一片网络晴空。
在广东,儿童友好不只是体现在城市空间建设中,更是融入城乡发展的方方面面。
江门在征得江海区横坑村村民同意后,将120多栋房屋墙面涂上五彩颜色,打造江门市儿童公园旁的“童话世界”。
佛山打造多个充满童趣的“桥下空间公园”,让城市“灰色空间”华美蝶变,成为市民身边的运动角、休闲角和幸福角。
随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入实施,广东不断探索“儿童友好+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打造本土化、特色化的儿童友好、家庭友好、乡村友好。
韶关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契机,结合丰富的历史人文和生态资源,把农村变为孩子们嬉戏玩耍和课外实践的“大课堂”,并依托覆盖村居“风度书院”开展系列亲子阅读活动,让书香沁润孩子心灵。
梅州通过开展乡村公益足球培训、乡村研学实践,依托广东省乡村研学旅行特色村打造乡村研学精品线路等方式,将客家文化、足球文化优势融入儿童生活。云浮新兴县启动“童”享绿美乡村、 “童”创美丽庭院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儿童友好建设和乡村绿化工作走深走实、家喻户晓。
推动“儿童友好”参与共建
儿童友好参与共建行动,是广东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2024年,省妇联将全省1000件儿童友好建议落地转化为十件妇女儿童民生实事予以推进,推动“儿童参与渠道”广覆盖。各地结合实际,纷纷以儿童议事会、儿童观察团、儿童意见箱(簿)、儿童座谈会等形式问童需、听童声、集童意、汇童智,让儿童真正参与到城市建设中。
“共享校车停靠点过于靠近马路,上落点经常有电动车穿梭,建议加装保护栏”“建议增加防晒防雨棚”“建议公开校车时刻表”……接收到9名儿童议事员提出的建议后,佛山市禅城区精心打造了23个儿童友好共享校车停靠站,汇聚多方力量,合力守护儿童安全成长。
潮州湘桥区成立阳光团,围绕如何提升古城旅游环境治理、如何弘扬传承潮州非遗、如何预防校园欺凌等问题,引导儿童提出建议。广州荔湾区花地街道鼓励支持儿童参与社区建设和治理,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社区微改造,让儿童真正成为“社会和家庭的小主人”。清远清城区凤翔社区首创“红小屋”阵地,举办社区小主人活动,让儿童成为城市建设“新力量”。
近年来,广东将“儿童友好”的理念融入了城市发展与治理的点点滴滴,构建起儿童友好型城市共建共享大格局。2023年以来,儿童友好城市国际论坛、世界少年儿童发展论坛、首届儿童友好博览会、粤港澳大湾区儿童实践活动等接连在广东落地举行。
“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广东省妇儿工委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广东将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促进各类儿童友好公共空间建设提质,为广大儿童学习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让他们努力成长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广东新增5个国家儿童友好城市
珠海:让城市成为孩子的“游乐园”
漫步在珠海市情侣路,总能看到许多骑着共享单车欣赏滨海风光的男女老少,其中有一种亲子共享单车大受追捧。“嘀!儿童友好,你我参与,安全骑行,共创文明。”扫描单车二维码后,这样一条语音就会弹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理念正潜移默化地走进珠海市民心中。
“亲子共享单车已经成为很多外地游客来珠海旅行的必打卡项目了。”珠海市妇儿工委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这样的亲子共享单车在珠海投放了近1万辆,累计骑行用户近400万人次,投放数量和骑行用户均为全国之最。
亲子共享单车的火爆是珠海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珠海聚焦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珠港澳“童”心等“六个友好”,积极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例如政策方面,珠海近5年出台儿童友好相关政策文件近100项,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依据。2023年,珠海获批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珠海还是广东省首个针对全体未成年人出台医保地方性政策的城市,将异地务工人员子女纳入医保范围,更属全国首创。
珠海极佳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城市风貌,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创造了一流的环境。目前,珠海已建成各类公园757个,基本实现市民出门300米见绿、500米见园,5公里可达综合公园。
珠海毗邻港澳,在珠港澳“童”心友好、深化大湾区儿童成长环境融通方面不断创新探索。珠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拱北边检站设立珠澳跨境学童专用通道,成立“女子护学队”,每年保障40余万跨境学童上学路。
韶关:探索“乡村儿童友好”新模式
在位于韶关仁化县董塘镇东南7公里处,有一个与丹霞山相连的小村庄,名为新龙村,村里有居民1152人,其中18岁以下儿童281人,这当中有许多是留守儿童。
然而,在这个美丽的小山村里,儿童友好的理念随处可见——人工湖、人造沙滩、“儿童之家”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硬件设施建设,丰富了当地儿童生活;周末艺术课堂、暑期夏令营、儿童艺术团和儿童读书会等“软环境”的打造,助力儿童友好成长。
这是韶关市首创的“乡村儿童友好”新模式的生动实践。今年3月,韶关入选第三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为粤东粤西粤北唯一入选城市。韶关市妇儿工委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在创建儿童友好城市过程中,韶关与珠三角城市错位发展,“六个首创”走出了一条具有韶关特色的儿童友好路径:首创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新载体;首创“模拟家庭”儿童养育新途径;首创“乡村儿童友好”新模式;首创“儿童防溺水”新模式;首创“儿童阅读打卡”新地标;首创“科普研学”新样板。
其中,韶关以仁化县新龙村为试点,秉承“为儿童创建、请儿童参与、让儿童受益”理念,打造儿童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环境。该村做法得到国家儿童友好专家的肯定并在全国推广,获评首批“广东省儿童友好示范基地”。
东莞:科创赋能打造儿童友好品牌之城
神奇的水乐园、欢乐的滑滑变速场、热闹的转转乐园……每逢周末或节假日,位于东莞市松山湖科学公园的儿童友好中子乐园非常热闹,孩子们在游戏中认识科学、爱上科学。在相隔不远的广东省儿童友好基地、松山湖儿童友好科创联盟成员——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博物馆里,孩子们通过“1+N”科普服务模式和大量互动装置,亲身感受科学的魅力。
科技创新早已融入东莞城市发展肌理,也成为东莞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特色。东莞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在社会政策友好、公共服务友好等的基础上增加“科技创新友好”,依托科普馆、科普基地等不断提高儿童科创素养,让全市163万名儿童沉浸式感受科创之城的独特魅力。据统计,东莞目前已建成184个科普教育基地、11个市级科普示范镇、176个市级科普示范社区、7家市级创客培育中心、101所市级科普特色学校。
东莞外来务工人员多,流动儿童数量占比达54%。为了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更好地融入城市,东莞还探索盘活楼盘小区物业闲置空间,以“社区+企业”的妇女儿童服务新模式,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儿童友好项目建设,打造“家楼下”儿童友好服务驿站。
“宜居、宜学、宜乐、宜游的儿童友好空间版图串点成线、塑线成景、集景成区,儿童友好蔚然成风。”东莞市妇儿工委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东莞为儿童提供满足身心发展、符合交往需求、保障决策权利的莞邑家园空间,打造全周期、全领域、全流程儿童友好,让儿童共沐城市美好。
中山:让儿童心声被听见
“我们是城市的欢笑,我们笑呀笑呀好热闹,笑太阳,笑月亮,你笑我笑,生活真美好……”这首《我们是城市的欢笑》是中山市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主题曲,如今被当地许多孩子哼唱。中山从“一米高度看城市”出发,聚焦社会政策友好、公共服务友好、权利保障友好、成长空间友好、发展环境友好、儿童参与友好等“六大友好”,传递儿童友好理念,努力把城市的美好赋予儿童。
“我建议在公共场所设置一些应急医疗设施”“我建议保护或重建具有代表性的中山古建筑”……鼓励儿童参与城市建设,成立常态化儿童“童话会”,是中山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重要特色。“童话会”是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为儿童提供表达意见的平台。在中山,每个镇街每年至少开展一场“童话会”活动。
据介绍,2011年中山启动儿童友好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至今已实现儿童友好社区、社区(村)儿童之家全覆盖。同时,中山在全国率先成立事业单位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全市23个镇街均成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成立31社区(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实现了市、镇街、社区(村)三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全覆盖。
中山市妇儿工委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中山将全面提升儿童事业发展质效,打造高效、高品质的儿童友好城市新样本,探索更有童心、更有童趣、更有童育的“中山路径”。
江门:创新举措呵护侨乡儿童快乐成长
儿童公园里人潮如织,科技馆里满是欢声笑语……江门持续围绕社会政策友好、公共服务友好、权益保障友好、成长空间友好、发展环境友好、儿童参与友好等“六个友好”多点发力,探索创新推出多项儿童友好举措,护航侨乡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江门儿童公园是广东省首个高品质无动力儿童公园,园内儿童设施均为原创性设施,以“梦主题”和“沙主题”两大游乐区为核心,精心打造集教育、娱乐、亲子互动于一体的综合性儿童友好空间,是孩子们喜爱的乐园。此外,江门还建设了江海区科技馆、新会儿童气象主题公园、恩平泉林飞行主题馆等一批儿童友好建设项目,备受家长和孩子青睐。
江门是梁启超先生的故乡。江门以传承启超好家风为切入点,打造江门侨乡特色家庭教育服务,在全市建立83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实现市、县、镇级全覆盖,1335个社区(村)全部建有家长学校。同时,江门充分挖掘本土侨乡文化资源,组织孩子们到五邑华侨博物馆、新会陈皮村、葵博园等场馆进行研学实践体验,让孩子们多维度领略侨乡风土人情,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江门市妇儿工委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江门将持续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以儿童友好空间项目建设为切入点,让儿童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让儿童友好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识。
专家观点
广东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上同样走在全国前列。”中国儿童中心科研部部长、广东妇女儿童工作智库成员朱晓宇表示,广东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设工作有以下特点——
首先是加强顶层设计,创造了优越的政策环境。其次是明确分阶段、分步骤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截至目前,广东已有8个城市入选国家儿童友好城市,提前完成省预期目标。从布局上看,广东目前入选的城市大多集中在珠三角,能够充分发挥辐射作用,带动粤港澳大湾区社会同心同向发展,让儿童友好与大湾区城市建设深度融合,共同促进大湾区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此外,广东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过程中,特别强调让儿童更广泛地参与到家庭、社区、社会中,推动儿童全方位参与融入城市社会生活,在全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朱晓宇表示,今年广东新入围国家儿童友好城市的5个城市,体现了对新时代儿童和家庭新需求的回应,“江门作为侨乡,特别为‘洋留守’儿童提供专业的爱心服务,韶关在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同时带动儿童友好乡村建设,这些都为我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高质量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广东交出了很好的答卷,期待广东在全域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让所有儿童和家庭能够享有更加高品质生活,能够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朱晓宇说。
版权声明:本文为三牛号作者或机构在本站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三牛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