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茅海大桥顺利合龙 江门珠海“执手相牵”
羊城晚报讯 记者许张超、曾育文、王丹阳,通讯员粤交集宣、岳路建、韩冬冬摄影报道:6月19日上午,随着最后一榀钢箱梁焊接完成,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黄茅海大桥成功实现合龙,江门、珠海在珠江以西的黄茅海海域上“执手相牵”。记者从现场获悉,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首个开工建设的跨海通道工程,该项目是港珠澳大桥的西延线,此次合龙为2024年底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路线全长约31公里,海域段长度约15公里,设置高栏港大桥和黄茅海大桥2座主桥,其中高栏港大桥已于今年3月20日合龙。此次合龙的黄茅海大桥跨越黄茅海海域的两条航道,采用3塔2跨的独特设计,是一座采用独柱式双索面全漂浮体系的斜拉桥,由中铁大桥局、保利长大、中铁宝桥共同承建。
黄茅海大桥单孔跨径达到720米,桥梁全长2200米,全桥共计16种梁段类型,149个梁段,最重钢箱梁达420吨;桥面采用分体式钢箱梁设计,由两个钢箱梁及横向连接箱组成,桥面总宽50.4米,宽度在同类桥型中位居省内第一,这也是分体式钢箱梁在广东省内首次大规模应用。
“主桥钢箱梁吊装工期正处于台风多发季,主梁施工面临极大挑战。”黄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主任朱超强调,自2023年10月黄茅海大桥第一榀钢箱梁架设成功以来,他们在气候多变的黄茅海海域“穿针引线”,针对通航安全保障、防御台风措施等方面的安全风险和技术难题,深入开展了方案措施研究,历时9个月,最终实现合龙偏差在2毫米以内。
“我们通过变截面改变索塔的涡脱频率,避免了单频共振问题,并综合多项力学设计优化创新,首次提出了‘风嘴+水平隔涡板+下中央稳定板’综合气动控制措施,推算出实桥运营风速范围内桥梁涡振性能优于国际最严格的舒适度标准。”朱超着重强调,“中央分体式钢箱梁+独柱塔”方案使黄茅海大桥可抵抗17级台风。
“我们通过精确模拟和智能数据采集,对钢箱梁吊装全过程实施监测,还建立了‘一梁八表’‘一索两表’等专控工序验收制度。”黄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工程部经理孙文晋说,经第三方检测,环焊缝一次检测合格率99%以上,桥位高强螺栓终拧扭矩一次检测合格率100%。钢箱梁吊装由10天/对缩短至5天/对,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我们采用了便捷式可移动的焊接机器人,实现了横隔板等结构全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焊接,焊缝一次检测合格率达到99%以上。”中铁宝桥(舟山)公司副总经理、总经济师沙军强介绍。
黄茅海大桥合龙后,项目将正式开启路面施工及钢箱梁桥面铺装,预计2024年底建成通车。项目建成通车后,江门到珠海金湾机场只需30分钟,到香港国际机场也只需60分钟。建成后,黄茅海大桥将与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南沙大桥、虎门大桥,共同组成粤港澳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
版权声明:本文为三牛号作者或机构在本站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三牛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