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可考虑增加全国一般预算赤字,主要用于增加经常性支出
研讨会上,孙晓霞就实现政府债务可持续发展谈了自己的看法。
宏观上,孙晓霞表示,要注重债务规模和经济增长的平衡,政府债务规模增长要与经济增长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如果政府债务能够产生足够大的经济效益,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经济规模越来越大,债务风险就会相对收敛。“理论上有最优债务规模的讨论,认为存在最优债务率,能使得经济增长达到最大值。但现实情况往往更为复杂,政府很难确定最优的债务规模,更难将债务维持在一定规模上。”
孙晓霞认为,这就要求债务规模要适度可控,要对举债保持科学谨慎的态度,避免债务规模的无序膨胀。目前我国显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2022年政府负债率控制在50%左右,低于国际通行的60%的警戒线,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水平。我们更需关注的是隐性债务规模及风险的防范和化解。
中观上,孙晓霞指出,要注重债务结构问题,债务可持续与债务结构息息相关。从期限上看,如果短期债务占比高,政府融资压力较大,容易受融资条件压力冲击,出现流动性风险。从性质上看,我国中央政府债务相对较少,地方政府债务比较多,地方政府债务中一般债少,专项债多。截至2022年底,我国政府债务余额为60.94万亿元,其中国债余额25.87万亿元,占比42%;地方债余额35.07万亿元,占比58%,这个比重结构与多数发达国家的情况明显不同。
孙晓霞表示,从中央层面看,我国财政扩张还有一定空间,未来可考虑增加全国一般预算赤字,主要用于增加经常性支出。由于地方专项债用于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投资项目,在实践中,近年来很多专项债项目并没有太多收益或者收益递减,未来可以考虑增加一般债比重,适当增加地方预算赤字,发行地方一般债来弥补,并只能用于资本性支出。
微观上,孙晓霞指出,要注重债务资金的用途以及使用质量、收益、效益。债务资金的合理高效使用是保障债务可持续的基石,也是调节债务结构和债务规模的重要手段。债务资金只有用于投资性支出而不是消费性支出,才会相应形成资产、现金流收益,从而进行相应的债务偿还。债务资金的投向及其使用质量效益的不同,会对未来债务偿还能力形成不同的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为三牛号作者或机构在本站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三牛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