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

顾客扫码被获取个人信息 商家赔5000

发布时间:2023-11-21 09:30:25来源:
据时间视频报道,近日,北京三中院通报一起餐厅强制顾客扫码点餐获取个人信息且无法删除的案例。

2021年7月,孔某至某餐饮公司用餐时,店员未告知孔某可以人工点餐。孔某通过该公司推出的扫码方式进行点餐并结账。过程中,孔某个人信息被商家获取,关注该公司微信公众号并注册为会员。

顾客扫码被获取个人信息 商家赔5000

孔某发现,取消关注该公众号后,仍是公司会员,个人信息无法自行删除。孔某遂将该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停止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行为,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法院审理认为孔某用餐时,服务人员未告知可人工点餐,误导其以为只可扫码点餐。

扫码点餐程序要求必须关注商家微信公众号,并授权其获取孔某的相关信息,属于变相强制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故餐饮公司构成侵权。

综上,法院判决该公司删除孔某个人信息,书面告知孔某其个人信息的处理范围和方式,向孔某书面赔礼道歉,赔偿孔某为保全证据花费的公证费用5000元。

据央视新闻此前报道,2021年11月1日施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而且,个人信息处理者不得以个人不同意处理其个人信息或者撤回同意为由,拒绝提供产品或者服务。

另据中国质量新闻网报道,在2021年,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就“扫码点餐”的问题在官网发文。中消协认为,新技术应用不应成为限制消费者权利的工具,不应成为攫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借口,更不应成为阻碍大众消费的壁垒。中消协指出,首先“扫码点餐”不应成为“单选题”,要警惕“消费便利”变成“消费烦恼”。中消协对此发表了以下观点:一是仅提供“扫码点餐”涉嫌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二是仅提供“扫码点餐”侵害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三是不提供现场菜单有损消费者的知情权;四是新技术应用不应成为特殊消费群体的消费阻碍。二维码、小程序、公众号这些原本为了便民产生的工具,不能成为一些商家过度宣传营销的手段。消费者如在日常消费当中遇到强制扫码关注,权利受到损害的情况,可以及时拨打12315向相关部门求助,保护自己应有的权利。

 

(作者: admin)

版权声明:本文为三牛号作者或机构在本站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三牛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