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

大年初四为何叫 “羊日”?古老传说与民俗文化揭秘

发布时间:2025-02-01 11:36:46来源:

大年初四为何叫 “羊日”?古老传说与民俗文化揭秘

大年初四,作为春节期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民间有着诸多讲究,其中被称为 “羊日” 的说法备受关注。在老皇历中,这一天 “占羊”,常说的 “三羊(阳)开泰” 便是吉祥的象征,同时它也是民间恭迎灶神回归的日子。
大年初四被称为 “羊日”,源于古老的女娲创世神话。晋人董勋在《问礼俗》中记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 宋代类书《太平御览》也有类似记载,女娲在抟土造人之前,先创造了其他生灵,正月初四创造出羊 。基于此传说,从初一到初六被视为六畜之日,因此初四这天不能杀羊。过去,人们还会在大年初四前往 “马神庙” 烧香,马神庙供奉羊王、牛王、马王,以祈求人畜兴旺、三阳开泰、岁岁平安。
除了 “羊日” 的说法,大年初四还有丰富的传统习俗。这一天是恭迎灶神的日子,俗谚有云:“送神早,接神迟。” 所以送神要在大清早,接神则在 16 时左右。在北方,传说初四灶王爷要 “查户口”,故而人们不宜离家,家家户户都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在大年初四晚上,一般商家还会接请五路财神,初五开市,以图吉利。按常理,接五路财神是在初五,因大家求利心切,都想比别人早迎到财神,时间便提前到了初四晚上,名为 “抢路头”,又称 “接财神” 。
此外,大年初四还有 “扔穷” 的习俗,包括打扫卫生和扔垃圾。初一不宜动扫帚,以免扫走新年好运或招来扫把星,影响全年运势,初三又被称为 “小年朝”,也不适宜打扫,所以初四成为清理的最佳时机,象征着把过去一年的晦气和霉运一扫而空,迎接新年好运 。
大年初四这一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无论是 “羊日” 的独特称呼,还是丰富多样的习俗,都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在春节期间持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随着时代发展,这些传统习俗在现代社会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延续,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作者: 阿毛视界)

版权声明:本文为三牛号作者或机构在本站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三牛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