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炮轰香港顶流姜涛:滚出娱乐圈
69岁的“鬼才导演”王晶突然在社交平台大发雷霆,矛头直接对准26岁的“香港顶流”姜涛:“人肥歌差舞贱!求你滚出娱乐圈!”
所配的图是姜涛的粉丝在铜锣湾声势浩大的生日应援——公交车身贴满修图后的照片、商场大屏滚动播放庆生视频、粉丝堵街高喊“姜涛BB”,那场面就如同巨星演唱会一般。王晶的怒火,一下子就在全网引发了争议:老导演炮轰顶流,究竟是姜涛“德不配位”,还是王晶“倚老卖老”?
一、姜涛是何人?香港顶流是怎样炼成的?
2018年,19岁的姜涛参加香港选秀节目《全民造星》并夺冠,之后随男团MIRROR出道。凭借着清秀的外表和“养成系”的人设,他迅速俘获全港少女的心,代言占据香港广告市场的70%,演唱会门票被炒到460万港元一张。每年4月30日生日时,粉丝包下铜锣湾打造“姜涛主题公园”,甚至还因为人流量太大导致交通瘫痪。
然而,争议也接踵而至:
业务能力受质疑:现场演唱时跑调破音,跳舞被讥讽为“广播体操水平”,与罗志祥同台时被评价为“44岁的前辈完胜”;
身材管理失败:从清瘦少年变成“腿粗如柱”,舞台造型都难以掩盖发福的身材;
粉丝行为过激:攻击与姜涛合影的刘德华是“蹭热度”,在网络上暴力攻击质疑假唱的普通人。
二、王晶为何如此愤怒?炮火背后是两代人的价值观冲突
王晶的骂战看似突然,其实是早有缘由。这位执导过《赌神》《追龙》的导演,向来以“敢怼”著称,曾经炮轰周星驰“做人失败”、李立群“道貌岸然”。但这一次,他的怒火是冲着流量时代的荒诞逻辑而去:
1. “顶流”门槛降低:张国荣为了《霸王别姬》学戏半年,刘德华拍戏时摔断骨头仍坚持,可如今却是“靠脸就能成为顶流”;
2. 饭圈文化失序:粉丝花钱刷数据、应援扰民,艺人沦为“KPI工具”;
3. 香港娱乐圈出现断层:TVB颁奖礼成了网红的打卡地,金像奖红毯上挤满了流量明星,老一辈的电影人哀叹“港娱已死”。
王晶的愤怒,是黄金时代电影人对“速食偶像”的集体失望:“如果姜涛都能被称为顶流,香港娱乐圈还剩下多少有真才实学的人?”
三、网友激烈辩论:是实力太弱,还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支持王晶的一方:“姜涛唱跳还不如广场舞大妈,粉丝却把他捧上天”“香港顶流?连内娱三线都比不上”;
力挺姜涛的一方:“谁不是从新人过来的?刘德华当年也被骂是花瓶”“姜涛做公益、努力拍戏,凭什么被全盘否定?”;
中立反思的一方:“姜涛只是流量工业的产物,该骂的是整个畸形的生态”。
更有网友尖锐地吐槽:“王晶自己拍烂片圈钱,哪来的资格骂人?”这场骂战,早已超出了个人恩怨的范畴,成为传统实力派与新时代流量经济的终极碰撞。
四、港娱的未来:流量的狂欢还是实力的回归?
王晶的炮轰揭开了香港娱乐圈的遮羞布:
表面的繁荣:MIRROR代言遍布各处、姜涛登上“全球第二帅”的榜单,数据看起来很光鲜;
内在的空虚:影视作品青黄不接,新生代艺人靠营销而非作品立足。
曾志伟改革TVB失败、王祖蓝北上发展不顺,港娱的挣扎证明了行业的断层。但年轻一代也有自己的说法:“数据时代就应该用数据说话,老一套早就过时了!”
结语:
王晶的一句“滚出娱乐圈”,虽然很粗暴但却刺痛人心。当流量成为硬通货时,实力派该如何应对?姜涛们的走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还是行业的悲哀?答案或许就藏在观众的选择里:是继续为热搜而狂欢,还是为真本事留一点空间?
你怎么看?评论区见!
(本文综合自公开报道,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版权声明:本文为三牛号作者或机构在本站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三牛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